新闻资讯
热门推荐
- 年度业绩考评结果在人才选拔的能力评估环节有哪些应用?
- 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范本
- 企业培训管理制度范本
- 哪些新兴产业在 2024 年有较好的发展前景?
- 企业绩效管理制度(范本)
- 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计划(范本)
- 如何在无锡找到合适的猎头公司合作?
- 如何判断猎头公司是否能够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招聘解决方案?
- 2024年芯片半导体行业新技术以及人才需求
咨询热线 400-8325-007
热门标签
电子信息制造领域
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,渗透性强、带动作用大,在推进智能制造、加快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。
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供应链、生态链重塑变革的历史机遇期,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产业链的向上升级,中美贸易摩擦正在改变全球产业布局,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逻辑。
1、细分领域
从行业领域方面来看,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(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、通信和网络设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)、信息服务业(包括计算机服务、移动电子端服务和软件服务),信息开发业(包括软件产业、数据库开发产业,电子出版业、其他信息内容业)。
2、发展路径
近一个世纪,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沿着美国→日本→韩国/中国台湾→中国大陆→东南亚/南亚的路径不断迁移,当前正处于中国大陆向中国东南亚、南亚的迁移过程中。
(1)全球四次大规模产业转移
历史上全球范围已发生4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:20世纪60年代,美国产业结构升级,将纺织、钢铁等传统产业转移至联邦德国、日本;20世纪70年代,日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“亚洲四小龙”;20世纪90年代,欧美、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、电子等转移至“亚洲四小龙”和中国;进入21世纪,伴随着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上升等,低利润、低技术含量、高劳动密集的中后端产业环节正在进一步转移至印度、越南等地区。
(2)中国电子产业价值链迁移是“常态”
过去几十年,我国电子产业链由“劳动密集型”向“资本技术密集型”转移,呈现出东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再向中西部地区、越南转移的态势,目前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,正在形成以重庆、武汉、郑州、长沙、合肥等中心城市为重心的新发展格局。未来十年将着重于向着“技术密集及高附加值产业”转移。
(3)产业转移的内在逻辑
历次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均是由于迁出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,向知识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后,将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迁入国,且均带动了当地科技与品牌的发展。
3、市场格局
从全球产业分布情况来看,美国、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体依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,继续保持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领域的优势;中国、印度、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,依托其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,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,并逐步向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升级。
(1)全球:电子信息产业越来越呈现价值链分工的态势
美国在云计算、互联网服务、软件、半导体等处于全球领先地;日韩以电子元器件、半导体,其中日本偏向电子元器件、韩国侧重半导体;中国台湾以半导体代工及电子元器件为主;中国大陆以通信设备、电子元器件、互联网服务等为主;越南、印度承接部分组装与零组件业务。
(2)中国:市场规模达世界第一,但附加值仍处于较低水平自2014年以来,在政策及资本的双轮驱动下,我国电子产业快速发展,在电子高端制造、半导体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。2019年,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运行呈现出“稳中有进、稳中育新”的特点。据GII research统计,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份额约为27.08%,保持全球第一的稳固地位。 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处于产业链附加值低的中后段,国内厂商主要为劳动密集型,大部分产品附加值低,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。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统计,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平均利润率约为4.40%。
(3)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的重构已经开始
当前,全球掀起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。中美科技脱钩将有可能加速电子信息制造业迁移,低端制造可能将向东南亚转移,高端制造则可能向欧美回流。
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,部分外企撤离中国。尽管2019年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,但美国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、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封锁力度仍未减弱,加之中国人口红利、人力成本、业务与需求的驱动,部分外企选择将工厂转移至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、泰国等。 国内龙头企业向海外扩张。中美科技脱钩将可能加剧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第四次转移,美国对我国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出口限制,将可能导致我国在代工生产中不再具备优势。为规避贸易摩擦,降低关税及劳动力成本,外企及国内龙头企业纷纷在越南等国建厂。